习惯侧卧入眠的孕妇们可能会发现,夜里侧卧睡时胎动频繁,有时甚至会被宝宝“踢”醒。这种情况正常吗?胎动频繁的原因是什么?
首先,需要了解的是,胎动是一种很正常的现象。根据孕周不同,胎动时间、数量和力度也会有所不同。通常,在孕周20周左右,妊娠妇女开始感受到胎动,而到孕周28周左右,胎动已经逐渐加强。随着宝宝逐渐长大,对子宫的占据空间也越来越多,胎动开始减弱,胎位锁定后,宝宝的活动范围也会受到限制。
关于夜里侧卧睡时胎动频繁的原因,有以下几点解释:
1. 家庭环境和母亲情绪的影响:如有宠物、孩子等,引起宝宝的兴奋和惊恐;母亲情绪紧张、担心等,也可能影响宝宝的活动。
2. 血糖过低:在睡眠中,人体进入低代谢状态,如果血糖过低,胎儿感受到缺乏能源的信号,可能会通过胎动的形式提醒母亲摄取营养。
3. 母体姿势对胎儿的影响:由于睡眠时肌肉放松,容易造成子宫内环境的变化,如胎儿呼吸环境变化、宝宝颈部受挤等。
4. 胎儿健康问题:在妊娠晚期,宝宝各种器官不稳定,尤其是羊水过多或者过少的情况下,胎动常常比较频繁。
总的来说,夜里侧卧睡时胎动频繁是一种普遍现象,并不会对母婴健康造成不良影响。但是,如果宝宝的胎动明显减少或者几乎停止,或者胎动太频繁威胁到母婴安全,建议及时就医并进行检查。
此外,如果因为胎动频繁而影响到了睡眠质量,孕妈可以试着改变睡姿,选择适合自己和宝宝的枕头,打开窗户增加通风等方式来帮助安稳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