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宝宝体温升高到38度时,我们通常认为他们体内发生了炎症或感染病毒。因此,这时候宝宝出汗并不一定是好事。出汗是机体为了降温而采取的一种生理反应,但过量的出汗会导致宝宝体液丧失过多,进一步加重宝宝的身体负担,而且汗水中含有许多微生物,可能引发皮肤感染、过敏等问题。
当宝宝体温升高时,我们应该及时采取降温措施,如拍打宝宝的背部和手脚心、给宝宝擦浴等。同时,还应该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 饮食宜清淡易消化:一岁宝宝出现发热时,应该减少油腻、辛辣、难消化的食物,避免给宝宝肠胃造成负担,可以多给宝宝喝些淡盐水或米汤,帮助宝宝补充身体所需的盐分和水分。
2. 多喝水:宝宝发热时,出汗会导致身体失去很多水分,容易引起水分不足而出现脱水现象。因此,我们要让宝宝多喝些水,补充身体所需的水分。
3. 保持室内通风:发热的宝宝往往会感到不适,容易烦躁不安,此时可以打开窗户,保持室内通风,让宝宝呼吸到新鲜的空气。
4. 注意室温和湿度:室内温度应该控制在23度左右,湿度保持在60%左右,这样既能保持宝宝的舒适感,又有利于宝宝的康复。
5. 适当物理降温:除了给宝宝擦浴和拍打背部、手脚心等,还可以给宝宝轻轻按摩耳朵和颈部,帮助宝宝降温,但一定要注意手法温和,避免伤害到宝宝。同时要避免使用过于凉爽的海绵、毛巾等物品,以免引起宝宝的过敏反应。
总之,宝宝38度出汗要引起家长的高度重视,及时采取降温措施,并注意遵循上述几个原则,才能保证宝宝的身体健康。如果宝宝的发热持续时间较长或症状严重,建议及时就医,以便进行相应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