呛奶是指宝宝在吃奶时,吞咽奶水不顺畅,导致奶水进入气管和呼吸道,引起咳嗽、窒息等情况。当宝宝呛奶时,大多数的家长第一时间会想到的是拍后背,这种做法能否根本解决呛奶这个问题呢?
其实,对于呛奶的处理方法,根据国内外的相关推荐规范和指南,一般是不推荐家长采用拍后背的方式,原因如下:
1.拍后背可将奶汁送入气管
拍后背会产生反射性的咳嗽,这使得宝宝反而容易将奶汁呛进气管。如果宝宝一直在进行咳嗽,他的喉咙可能会变得疼痛和不适,并且呛入气管的食物还可能导致“吸入性肺炎”。
2.操作不当可损伤宝宝
如果家长拍后背的力度过大或不正确,可能会损伤到宝宝的肋骨和脊柱,而且对宝宝的身体也有不可逆转的伤害,因此要尽量减少这样的操作。
3.其他处理方式的效果更好
当宝宝呛奶的时候,拍后背虽然是一种可以采用的处理方式,但其实同样会存在一些比较好的替代方案。
1)调整喂养姿势:将宝宝从躺着的姿势调整成半躺半坐的姿势,这样可以减少奶水进入气管的概率。
2)缓慢喂养: 缓慢喂奶,适时地暂停,并且进行拍嗝,让宝宝吸入更多空气,并且帮助清除喉咙中的食物和奶汁。
3)保持警惕:当宝宝一旦发生呛奶的情况,及时拍打宝宝的后背,但需要注意的是操作的时候应该轻柔,并且保持手指的平展状态,尽量避免过度的力度或者不准确的方式。
总之,宝宝呛奶是一个比较常见的问题,家长在处理的时候,一定要保持冷静并且选择合适的方法,如果情况过于严重,一定要及时带宝宝去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