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心率是指胎儿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在胎儿发育过程中,胎心率在不同的时期会有变化。通常,胎儿在12周时开始有胎心,此时胎心率通常在每分钟110-160次之间。在孕期后期,胎心率会有所下降,但仍保持在正常范围内。
正常的胎心率通常在每分钟120-160次之间。如果胎心率低于或高于这个范围,就需要及时进行检查与处理。胎心率低于正常范围可能是由于胎儿缺氧、贫血、胎盘功能不佳、母体血糖过低、感染等因素造成的。胎心率高于正常范围则可能是由于胎儿急性疾病、胎位异常、母体高血压、心脏病等原因引起的。
如果出现胎心率异常,医生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如NST(胎儿心电监护)和BPP(胎儿生物物理学评分)。在NST检查中,医生会通过监测胎心率和胎动来判断胎儿是否健康。如果NST检查结果异常,则需要进行BPP检查来评估胎儿的健康状况。
总之,胎心率是反映胎儿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母亲在怀孕期间要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紧张和疲劳、规律运动等,以确保胎儿健康成长。同时,如果出现胎心率异常,应及时就医进行检查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