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宝宝发烧的时候,很多妈妈会担心孩子是否会出汗,因为我们常常听到“出汗可以散热”的说法。但实际上,宝宝发烧时是否出汗,是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身体出汗的机理:当人体温度升高,皮肤的温度感受器会发出信号告诉脑部,然后脑部会指令汗腺分泌汗液,当汗液蒸发时,可以吸收大量热量,从而起到散热的作用。
但同时,宝宝还很小,他们的汗腺分泌功能不太发达,往往出汗不如大人那么频繁,而且分泌的汗液可能比较少。再加上发烧时身体代谢过程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宝宝的散热系统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将热量散发出来,因此即使出汗,也不一定能完全达到降温的效果。不过如果宝宝出现了大量出汗的情况,也要关注是否是感染引起的,出汗是身体自我调节的一种表现。
而且,宝宝还有可能因为感冒、呼吸道感染等引发的疾病导致咳嗽、鼻塞等症状,这些症状也可以影响散热。
因此,当宝宝发烧时,有无出汗并不是判断温度升高的唯一依据。有些宝宝即使不出汗也会发烧,而有些宝宝甚至发烧前会出现出汗的现象。妈妈们不必过分担心宝宝是否出汗,而应该注意观察宝宝的其它情况,例如是否有呼吸困难、咳嗽、鼻塞等症状,是否肚子疼、拉稀等消化系统症状,是否饮食、睡眠情况有异常等等,及时就医或提供必要的护理措施。最后,提醒妈妈们,避免给宝宝盖太多被子,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也是预防宝宝发烧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