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心率是指胎儿的心跳次数,是衡量胎儿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一般情况下,可以在怀孕 6 周左右开始通过超声探头观察胎儿的心脏形态和心跳次数,证实胎儿的存活和健康状况。在正常情况下,胎心率和妊娠月份呈正比关系,约为每分钟 120~160 次。
具体来说,孕早期的前 3 周内,胎儿处于胚胎阶段,是没有心跳的。而在 4 周时,胎儿的心脏开始跳动。因为成形的心脏还非常小,所以需要高分辨率的超声技术才能检测到胎心率。一般在 5 周左右的胎儿心电图中可以听到胎心跳动的声音,而 6 周时胎儿的心跳频率会达到每分钟 100 次以上。
进入到怀孕第 7 周左右,胎儿的心跳率会进一步提升,大约每分钟 120~180 次左右。在怀孕 9 周时,胎心率已经趋于稳定,通常每分钟 140 次左右。此时,胎心率开始逐渐下降,直到怀孕后期正常胎儿心率稳定在每分钟 120~160 次之间。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胎心率是衡量胎儿健康的重要指标之一,但仅仅依靠胎心率并不能全面反映胎儿健康状况。有些问题(如唐氏综合症、先天性心脏病等)可以影响到胎儿的心跳情况,在这些情况下,即使胎心率正常,也不能排除胎儿有问题的可能性。所以,怀孕期间一定要注意定期产检、做好母婴保健工作,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