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的骨骼和牙齿的形成有赖于足够的钙摄入。婴儿期,宝宝在母乳或配方奶中摄取到了足够的钙,但随着宝宝的年龄增长,钙的需求量也日益增加,如果钙的摄入不足,就可能导致宝宝发育迟缓,骨质疏松等疾病,因此宝宝1岁后也需要补钙。
宝宝1岁后的钙需要量约为500毫克/天,与此同时,宝宝的运动量增加,对骨骼的支撑和运动能力的需求也日益增加。此时,钙的摄入远不足以满足宝宝的需求,因此需注重钙的补充和合理搭配其他营养素,如维生素D、磷等,以促进宝宝的生长发育和骨骼健康。
钙的摄入主要从食品中获取,例如乳制品、豆制品、鱼虾、绿叶蔬菜、坚果等。钙的吸收需要维生素D的参与,因此宝宝在钙的摄入同时也要保证维生素D的补充。同时,磷也是骨骼组织成分之一,磷的摄入量与钙的摄入量需要相对平衡,才能更好地促进骨骼健康。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宝宝出现了钙缺乏的症状,如容易出现骨折,骨骼细微处出现软化等情况,应及时就医,如果由于特殊原因需要用钙片等保健品,也需要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适量的补充。而在一般情况下,选择富含钙、维生素D等的食物,坚持科学膳食,才是保证宝宝骨骼健康的最佳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