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儿的心率是孕期监测的重要指标之一。胎心率一般表现为每分钟跳动次数。在孕期,胎心率的变化反映了胎儿的生命状态。胎儿的心率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胎龄、睡眠状态、活动、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作用等。因此,胎心率在孕期可以有一定范围内的浮动,有时候可能超出正常范围,但并不一定意味着有问题。
一般来说,胎心率在孕期正常范围为每分钟110-160次左右。这个范围是未出生的胎儿的正常心跳变化。在不同阶段,胎心率的情况并不相同。孕早期(8-10周),胎心率一般为每分钟160-170次;孕中期(11-20周),胎心率逐渐下降,一般为每分钟140-160次;孕晚期(21周末至生产),胎心率再次降低,一般为每分钟110-140次。
如果胎心率在163次左右,这属于孕期的正常范围之内。但需要注意的是,胎心率的标准范围是基于平均值计算得出的,因此有时候可能会有一些偏差。此外,胎心率随着孕期的变化而发生调整,因此孕期的不同时期,胎心率也会有所差异。
当然,胎心率的偏离还有一些其他的原因。例如,胎儿的体位、妇科疾病、孕妇自身的病史等因素都可能对胎心率造成影响。当胎心率超出正常范围时,需要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检查来确定是否有胎儿异常。
总的来说,胎心率在孕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生命体征指标,孕妇在怀孕期间需要注意定期去医院进行监测。如果发现胎心率异常,建议及时就医寻求专业的医生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