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狗(也叫喉边失調)是指婴幼儿喝奶时,由于吸食过快、吞咽不恰当、哭闹、打嗝等原因,导致奶液流入气管而引起刺激,喉咙疼痛、呛咳等现象。这种情况在婴幼儿中比较常见,特别是7个月以下的宝宝。那么,当奶狗发生时,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首先,当宝宝出现奶狗时,家长应当及时将宝宝放在竖直位置,把宝宝的头部抬高,帮助宝宝排出呛到的奶液,同时轻轻拍打宝宝的背部,促进奶液排出,但不要用力拍打,以免伤害宝宝。如果宝宝呛得比较严重,咳嗽、呼吸急促,需要立即就医。
其次,预防奶狗的发生是非常重要的。在喂奶的时候,家长要注意控制奶瓶倾斜角度,尽量让宝宝慢慢地吸吮,避免过快的吸吮和饮用。同时,也要确保奶嘴的大小、形状与宝宝的口型相适应。此外,宝宝每次喝奶的时间不应过长,一般建议每次喂奶在10-20分钟左右。
最后,对于经常发生奶狗的宝宝,家长可以尝试使用特殊的奶瓶,如降低气压的奶瓶、降低流速的奶瓶等,来减少奶狗的发生。但这些特殊的奶瓶在使用时也需要注意操作方法,避免出现其他的问题。
总的来说,奶狗在宝宝喝奶时时有发生,但家长可以通过控制奶瓶倾斜角度、掌握喂奶时间、选择合适的奶瓶等方法来预防和减少奶狗的发生,同时也要及时处理奶狗出现的情况,保护宝宝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