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心率是指胎儿心跳的频率,是了解胎儿健康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在怀孕期间,胎心率从孕早期的120~160次/分钟,逐渐降低,到孕后期的110~140次/分钟。
一般来说,怀孕初期(孕4-8周)胎心率开始出现,但由于胎儿发育尚未完全到位,受到胚胎囊液体及羊膜囊的影响,胎心率可能不够稳定;随着怀孕进行,到孕16周左右,胎心率逐渐稳定下来,同时出现明显的日间活动和夜间休息的规律。
在孕期中后期(孕24周以后),胎儿心跳的变化就相对较少,通常在110-140次/min之间,但在特殊情况下,如胎盘功能不全、羊水过少、宫内感染、妊娠高血压等,也可能会影响胎心率的稳定,需要及时就医处理。
值得注意的是,胎心率虽然可以反映胎儿的生命体征,但并不是唯一的判断标准,孕妇还需配合其他指标如胎动、子宫收缩等进行评估,以确保胎儿的健康。对于孕妇而言,定期进行B超检查可以了解胎儿发育状况和胎心率的变化,如发现问题可积极寻求医生帮助,保障母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