呛奶时咳嗽是由于奶液误入气道而刺激呼吸道黏膜引起的反射性咳嗽。正常情况下,我们进食时,食物会通过食管到达胃部,这时,我们的喉咙会自动关闭,防止食物误入气管,造成呛咳。但有时候,由于吞咽过程中不慎吸入空气,或婴儿肺部发育不完全,导致喉部关闭不及时,奶液就会误入气管,刺激气道上的神经末梢,引起呼吸道黏膜反应,从而产生呛咳反应。
呛奶时咳嗽是一种机体防御反应,它可以有效地排出奶液,防止其更多的进入气管,从而减小对肺部的伤害。呛奶时咳嗽还可以刺激气道上皮细胞分泌黏液,润滑气道,同时增加肺部的表面积,从而提高肺部的气体交换效率,保持呼吸的正常功能。
但是,过度的呛咳会对身体产生负面影响。长时间的咳嗽会导致胸部肌肉疲劳和胸部不适,同时增加胃内压和食道反流,对消化道产生不良影响。对于婴儿等特殊人群来说,呛奶咳嗽也未必总是有利的——它可能会阻碍吸氧、导致营养不良、影响睡眠等。
为避免呛奶,我们有几点注意事项。首先,进食时要保持安静,使用正确的坐姿,避免过快地进食,减少吸入空气的机会;其次,从小婴儿到孩子长大,要选购符合年龄组的奶瓶、奶嘴,控制奶液的温度和流速;再次,定期检查口腔健康,及时纠正龋齿等口腔病,减少饮食中的细菌数量。总而言之,措施和预防更重要,不要轻易忽略自身出现的病症和异样,及时咨询医生,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