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婴幼儿保健指南的要求,早产儿需要在出生后1小时内注射维生素K1,以防止因维生素K1缺乏导致的出血性疾病。据统计,出生体重低于2500克的儿童患出血性疾病的发生率约为1-2%。
早产儿因为出生时未能获得足够的维生素K1,加上早产儿肠道吸收能力较弱,导致体内维生素K1缺乏。如果不及时给予维生素K1,可导致出生后1-7天内发生大面积出血,如颅内出血、胸腔出血等,会给早产儿的生命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维生素K1是一种必要的维生素,它在人体内主要参与凝血物质的合成,维持血液凝固功能,保护血管内膜,避免血管破裂出血。而早产儿肝脏功能较差,肝脏中维生素K1含量不足,因此需要通过外源性给予。
在每次注射维生素K1后,通常需要每日口服维生素K1至少7天,以维持早产儿体内维生素K1的水平。维生素K1不仅可以保持血液凝血功能,还能预防其他出血性疾病,如肝细胞疾病、遗传性出血病等。
因此,早产宝宝在出院前需要注射维生素K1,以及每日口服维生素K1至少7天,以保持体内维生素K1水平,以预防出血性疾病的发生,确保早产儿的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