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能否看出胎儿性别,是一个既关心又困扰许多准妈妈的问题。从医学上来说,能否通过孕期检查判断胎儿性别,取决于多种因素。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
首先,要知道孕期检查的目的是什么。孕期检查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评估母体及胎儿的健康状况,检查孕妇是否患有妊娠期并发症,并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其次,要知道孕期检查方式主要有哪些。
孕期检查方式主要分为非侵入性检查和侵入性检查两种。非侵入性检查指的是通过母体外部检查(触诊、听诊、超声等)来获取胎儿信息;而侵入性检查指的是通过母体内部检查(羊水穿刺、绒毛活检等)来获取胎儿信息。
接下来,我们分别来介绍一下孕期检查能否判断胎儿性别的情况。
非侵入性检查:
1、早孕超声检查:一般在妊娠6-11周进行,主要是检查胎儿是否健康,确定孕周、胎儿数量和胎囊大小等。但是,此时胎儿性别还不容易确定。因为此时胎儿的生殖系统还未发育完全。
2、12周NT(颈项透明度)超声检查:这个检查是为了早期筛查某些常见的胎儿异常而进行的。在进行此项检查时,医生可以通过胎儿异常表现和超声特征,初步了解胎儿的性别。
3、18-22周常规超声检查:这个检查是在孕后期进行的,主要是为了了解胎儿的健康状况、体重、长度和器官发育情况。同时,此时医生可以通过超声波的反射特性,观察胎儿生殖器官,初步判断胎儿性别。但是这个判断并不十分准确,错误率较高。
侵入性检查:
1、羊水穿刺:这个检查一般在妊娠16-20周进行。具体操作是将针头插入母体腹部,进入羊水囊中采取羊水样本。此时医生可以通过羊水中的胎儿细胞来进行性别鉴定。但是此项检查是有风险的,容易造成细菌感染和破水等并发症。
2、绒毛活检:这个检查一般在妊娠10周左右进行。具体操作是将细长的管子穿入宫颈口,将细胞切片送检。此时医生可以通过胎儿绒毛的DNA来进行性别鉴定。但是此项检查也是有风险的,容易引发流产等并发症。
由此可见,无论是非侵入性检查还是侵入性检查,都有其局限性和风险。因此,建议准妈妈们好好保护自己和胎儿的健康,积极接受孕期检查,及时处理问题,而不是过分强求和期望性别别过分追求。最重要的是,健康平安的宝贝才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