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心率是指胎儿在母体内每分钟心跳的次数,通常情况下胎心率在120~160次/分钟之间为正常范围。当胎心率超过正常范围,就被称为高胎心率。
高胎心率一般从胎儿心跳开始到分娩,而且内容丰富。可以根据高胎心率的原因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高胎心率。
1. 生理性高胎心率
生理性高胎心率是指在正常情况下,胎妈妈和胎宝宝身体状况良好,无任何疾病情况下,胎心率偏高的现象。
生理性高胎心率通常是由下列因素引起:
(1)胎儿的月龄较小,通常在妊娠早期出现;
(2)胎儿处于活跃状态;
(3)母体情绪波动或兴奋;
(4)胎儿发生传导阻滞或窦房结感染等。
在这种情况下,高胎心率是临时的,并不需要过度担心,可以通过温和地减轻妈妈的精神压力或促进宝宝的睡眠来保持胎心率的正常范围。
2. 病理性高胎心率
病理性高胎心率是指在胎儿心跳频率明显增加的情况下,与生理应当背道而驰,通常是一种身体疾病的症状,需要引起重视和严密结合。
病理性高胎心率的常见疾病包括:
(1)胎儿缺氧,胎儿毒素作用等;
(2)感染疾病,如胎膜早破、羊膜感染等;
(3)胎宝宝出现生命危险的肝疾病,如宫内感染、吸毒等;
(4)胎儿声音、音乐等过度刺激;
(5)药物作用,如托品等可能的副作用。
在这种情况下,要密切监测胎儿心跳和宝妈自己的身体状况。如果必要,需要及时就诊,及时纠正高胎心率的原因,维护到正常的胎心率。
总之,对于妊娠期妈妈来说,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饮食健康、利于睡眠的环境、及时就医等不仅有助于避免病理性高胎心率的发生,并且也有益于宝宝的身心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