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呛奶是指在喝奶的过程中,由于吞咽不及时或者姿势不正确,奶液流入呼吸道导致呛咳或窒息等症状。这种情况在0-6个月的宝宝中较为常见,如果不及时处理,可能对宝宝的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造成婴幼儿呛奶的原因有多种。首先,是由于宝宝吞咽能力差。新生儿吞咽能力较差,需要在吸吮时进行呼吸暂停,而2个月左右的宝宝已经可以开始有意识地吞咽,但吞咽不及时或有效率低易引起呛咳。
其次,是由于奶瓶或乳头不合适或使用方式不正确。奶瓶与乳头的尺寸、流量、弹性等要与婴儿年龄相适应,如果不合适,宝宝在吸吮时易产生呛奶现象。一些妈妈使用奶瓶时不注意倾斜角度,导致奶液进入婴儿食管与气管。
另外,宝宝吃奶时的姿势也会引起呛奶。一些婴儿习惯在侧卧或趴睡状态下进食,这种姿势易使乳汁进入呼吸道,产生呛咳。
如果宝宝出现呛奶,家长需要及时采取措施,避免进一步危害。首先要及时将宝宝转移到安全的位置,使其坐直或面朝下,头低脚高,帮助宝宝排出呛入呼吸道的奶液。
其次,要检查乳瓶或乳头是否合适或使用方式是否正确。做好喂奶的基本姿势,将乳瓶与乳头处于正确的角度。 逐渐适应口感,选择适合宝宝吸吮的乳头,以适应宝宝的吞咽能力。
最后,要关注宝宝的健康状况,如嗜睡、食欲下降、体重下降等情况,需要及时到医院就诊。平日里,要注意加强宝宝的饮食管理,保证宝宝的饮食安全,避免因不当的喂食方式而导致的意外情况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