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心率是衡量胎儿生命状态的重要指标之一。正常情况下,胎心率随着孕周的增加会逐渐降低,这是由于胎儿的心脏逐渐成熟,自主神经系统逐渐发育成熟,心率的调节能力得到提高所致。
在孕早期,胎心率比较均匀,一般在160-170次/分左右。随着孕周的增加,胎儿的神经系统逐渐成熟,胎心率开始有明显的规律性变化,出现与休息、运动、睡眠等生理节律有关的正常波动。在孕中晚期,由于胎儿的自主神经系统已基本成熟,胎心率的波动幅度逐渐缩小,但仍存在一定波动。
总体而言,正常孕妇孕周越高,胎心率越低。根据国内外的调查和研究,孕37-42周的胎儿平均胎心率为120-160次/分左右。如果孕妇在怀孕期间发现胎心率明显高于或低于正常范围,就需要及时就医。
当然,也有一些情况下会导致胎心率的异常降低,如胎儿宫内窘迫(由于胎盘功能不全、胎袋破裂、宫缩异常等原因导致的胎儿缺氧现象)等。此时,准妈妈们需要及时就医,采取措施保护胎儿的生命健康。
总之,胎心率随孕周的增加而逐渐降低是正常现象,但仍需注意异常情况的出现。准妈妈们可以定期进行产前检查,了解自己和胎儿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