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后的胎动和胎心率是了解宝宝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测量胎心率可以帮助孕妇确定胎儿是否正常发育、是否有缺陷等问题。那么,怀孕多久后可以测出胎心率呢?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胎心率是指胎儿心跳频率,通常以每分钟心跳次数来测量,正常胎心率在每分钟120~160次之间。胎儿的心脏从第三周开始出现,经过数周的发育,胎心率开始变得规律,并逐渐增加到正常范围。
在怀孕的早期,胎儿的心跳频率变化较大。通常,在怀孕6周左右,孕妇可以进行超声检查,此时可以检测到胎儿的心跳,并确定胎儿的发育情况。此时的胎心率通常在每分钟100~140次之间,但并不是所有孕妇都能够在这个时候感受到胎动。
在怀孕8~10周左右,通常可以通过超声检查或听诊器来检测到胎儿的心跳。此时的胎心率通常在每分钟140~170次之间,这也是胎儿心跳最快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很多孕妇会感受到胎动,但也有部分孕妇可能还无法感受到。
在怀孕后期,胎儿心跳频率开始逐渐下降,但仍保持在正常范围内。在怀孕36周左右,由于胎儿体型逐渐增大,胎心率也逐渐下降到每分钟120~160次之间。此时,孕妇可以通过手动触摸胎儿的背部,感受到胎动,并使用胎心监护仪来测量胎心率。
总的来说,孕妇可以在怀孕早期进行超声检查来了解胎儿的发育情况和胎心率。在怀孕后期,孕妇也可以通过观察胎动和使用胎心监护仪来测量胎心率。此外,如果孕妇感到任何不适或胎动减少,应及时就医,以确保胎儿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