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动频繁是准妈妈们非常关注的一个问题,毕竟胎动是宝宝健康成长的重要标志之一。胎动频繁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胎儿的健康状况,如果胎动减少或消失,很可能是宝宝出现了不适。那么怎样算是胎动频繁正常呢?
一般来说,孕妇妈妈在妊娠20周以后,就会开始感受到胎动了,这时候妈妈们应该开始注意胎动的频率和规律了。胎动的频率因人而异,一般情况下,宝宝在妊娠24小时内胎动的次数应该在10次以上,多数孕妇每天胎动大约10-15次左右,但这并不是绝对的标准。因为每个孕妇、每个胎儿都是不一样的,一些孕妇有时会感到胎动比平时更多,而有些孕妇则感觉胎动较少。
虽然胎动次数十分依个体差异而异,但家长们还是要保持警惕,通过检查以确保胎儿的健康状况。超声检查是一种比较准确的检查手段,通过胎心音记录和超声心动图,可以观察胎儿的心跳情况和胎盘血流情况,并能记录下每个宝宝胎动和非胎动时间的长短、频率和规律,从而能够比较客观地判断胎儿的健康情况。
另外,准妈妈们还可以运用“忌日法”来简单判断胎动是否正常,即记录胎动开始的时间,并在每天的固定时间(如早上10点、下午2点、晚上8点等)开始记忌,每隔一小时把胎动的次数记录下来,最后数一下这段时间内的胎动次数。如果记录每24小时内超过10次(通常多数孕妇每天胎动大约10-15次),则表示估测值正常;如果5-10次,则属于较少;如果少于5次,则可能是有危险的信号了。
当然,以上仅供参考,如果胎动有明显异常,孕妇应该及时去医院进行检查。在孕期,一定要注意胎动的情况,如果出现不正常的情况,不要硬撑,及时寻求医生的帮助是非常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