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心率是反映胎儿健康状况的一项重要指标。在妊娠期,准妈妈需要经常检查胎心率,以及时发现异常。那么,在孕期的哪个时候可以开始检查胎心率呢?
根据国际标准,胎心率的常规检查时间是从孕周20-24周开始,即胎儿发育到一定程度后,胎儿心脏开始具备了完整的构造和各种功能。一般来说,孕妇每次产检都会进行胎心监护,根据情况调整检查的频率。
在孕周20-24周,胎儿的心脏已经形成并开始跳动,此时可以开始检测胎心率。医生可借助胎心监护仪或手持式胎心听诊器等工具,实时监测胎心率。在正常情况下,胎心率应该在每分钟120-160次之间波动,说明胎儿正常健康地发育。
在孕期后期,胎儿发育加速,体积增大,胎儿心率常常会有所下降,平均心率每分钟约100次左右,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但是如果胎心率持续低于100次/分钟,就需要及时排除胎儿窘迫、缺氧等异常情况,以免影响胎儿的成长和健康发展。
总之,孕期检查胎心率对保障胎儿的健康成长非常重要。准妈妈应按时进行产检,了解胎心率的正常范围,及时发现和排除异常情况,为宝宝的出生健康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