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超检查是孕妇常见的一种产前检查手段,可以通过探头观察胎儿的成长情况、胎心等情况,并根据检查结果进行相关的预防和治疗。在B超检查中,有时会出现“有胎心,无胎压”的情况。那么,这是怎么回事呢?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胎心和胎压的概念。胎心是指胎儿在母体内通过胎盘与母体相连的脐带内的动脉搏动,通常以每分钟次数为单位。胎压则是指指胎儿头臀围周长与胎龄相对应的曲线图,可以反映胎儿的正常发育情况。
那么,出现“有胎心,无胎压”可能是由以下几方面原因导致的。
1. 胎儿体位不良
如果胎儿体位不正常,比如头朝下而双臂盘踞,会使胎儿头部产生压迫,导致头部周围的血管受到挤压,血流速度减慢,从而影响到胎压的测量。
2. 胎盘异常
胎盘是胎儿生长发育的关键人工器官,如果胎盘异常都会影响胎心及胎压的测量。如果胎盘血流受阻,胎儿体内的氧气和营养物质供应就会不足,导致胎心变慢或不规律,胎压的测量也可能因此不准确。
3. 胎龄过小或过大
如果胎龄过小或过大,胎儿的头臀围周长就会偏离正常范围,这会导致胎压的测量时偏离正常曲线。特别是胎龄过小的胎儿,由于胎盘发育不完全,胎心和胎压的测量一般都偏低。
总之,“有胎心,无胎压”并不一定是问题的症结或者说是疾病,但是建议孕妇在出现这种情况的时候,还是要及时与专业医生进行咨询,并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进一步检查和处理。这可以保证胎儿的健康,并保障母婴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