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毒,全名为“先天梅毒”,是母体梅毒感染所导致的婴儿先天性梅毒病,主要通过胎盘或新生儿母乳传染。据统计,在我国每年仍有2000余例新生儿患上胎毒。那么,胎毒在婴儿发育的哪个阶段出现呢?本文将分别从胎毒的定义、传播途径、普及情况和发病特征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胎毒的定义及传播途径
先天梅毒获得性的病毒主要来源于其宿主——即感染成人。通常情况下,胎毒并不是新生儿自身产生的疾病,而是由于孕妇感染梅毒并在怀孕的过程中将其传给胎儿所致。胎儿在孕育的过程中,梅毒细菌也将随着胎儿的发育而逐渐侵入其身体,因此胎毒存在于孕期早期即胚胎着床后到怀孕后的15~16周左右,若女性患有二期梅毒,则决不能怀孕。
二、胎毒的普及情况
7~9年的统计资料表明,我国新生儿先天梅毒病总发病率最高可达4.27‰,低于国际平均水平,然而,由于发病率增长后期的欠缺数据,实际的胎毒潜在感染甚至可能高于这个数据。此外,还有一部分妊娠期病例未发现,所以胎毒的普遍存在不能被忽视。
三、胎毒的发病特征
1.怀孕初期:胎毒的发病在怀孕初期通常不明显,这也是妇女们十分容易忽视该病情的原因之一。此时登记检查、前纳、分娩方式做出去都能轻易确定患者是否感染,而且治疗也十分简单,如果不及时治疗,则会给胎儿带来较重的危害。
2.6个月前:如果怀孕超过6个月,预防治疗的时间就过去了。由于梅毒菌已向全身扩散,胎儿的身体也很容易受到影响,这时孩子已经被胎毒感染,需要在出生时进行治疗。
以上就是关于胎毒的传播、普及和发病特征介绍,准妈妈们一定要时刻保持警惕,定期检查,若有疑惑,应及时进行检查和治疗,以确保胎儿的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