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龄在两岁以下的宝宝,由于皮肤薄嫩、毛细血管稀疏、神经系统不够发达等原因,所以很难像成人那样通过身体皮肤散热,排出体内多余的热量, 所以宝宝们通常比成人容易受热,而且相对不会出那么多汗。
但是,如果宝宝连在烈日下玩耍、穿越高温的炎热天气等较高温度的环境下都没有出汗,这时候就需要引起家长的重视了。因为汗液在人体的新陈代谢过程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它可以调节人体的温度,调整酸碱度,排出多余的水分和可溶性盐类等。
如果宝宝缺乏出汗,那么就会导致体内的水分和盐类大量积聚,向组织器官渗透,从而引发一系列身体不适,甚至诱发更加严重的疾病。例如肾结石,尿路感染,热痉挛,中暑等等。
为了避免影响宝宝的健康, 建议家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善:
1.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利用空调、风扇等方式调节室内温度,尤其是夏季需要控制室内的温度在26℃以下,避免高温刺激宝宝的身体。
2. 保持适当的饮水量,给宝宝经常喝白开水、淡盐水等,保证宝宝足够的水分摄入,适当补充盐分。
3. 避免让宝宝直接暴露在阳光下,选好合适的衣服给宝宝穿,以防晒与遮阳。
4. 定期带宝宝进行健康的体育锻炼如跑步、游泳、跳舞等,提高宝宝的体质,锻炼宝宝的心肺功能。
总之,对于不怎么出汗的宝宝,家长一定要高度重视,注重日常的饮食与生活习惯的调节,及时就医治疗,为宝宝的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