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心率是指胎儿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也是反映胎儿健康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在不同孕周及不同时刻,胎心率的正常范围有一定差异。
在孕早期,由于胎心脏发育不完善,胎心率较低,在每分钟100-120次之间;到了孕中期,胎儿心脏发育完善,胎心率则在每分钟120-160次之间;到了孕晚期,由于胎儿一般活动频繁,胎心率又有所增加,一般维持在每分钟120-160次之间。
除了孕周外,胎儿胎动、母亲情绪等因素也会影响胎心率的变化。如胎儿在动,胎心率则会增加;而母亲情绪不稳定、紧张或焦虑等情绪则会使胎心率升高或降低,这是属于生理性的变化。
在孕妇产前监护中,胎心率是一项重要的指标。一般来说,胎心率在每分钟110-160次之间是正常的范围。如果胎心率在这一范围之外,并伴有胎动减少、宫缩加强或出现其他异常情况,则需要及时进行处理。
当胎心率超过160次/分或低于110次/分时,可能存在胎儿异常,需要进一步进行评估和处理,例如进行胎心监护、安排紧急剖宫产等。
因此,了解胎心率的正常范围及其变化情况,对孕妇日常保健和妊娠期监测具有重要意义。如若发现异常情况,则应及时就医,保障母婴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