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心率是指胎儿在子宫内的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正常情况下,胎心率在120-160次/分之间。而根据所提供的信息,胎心率为184次/分,这个数值是偏高的,但并不一定是异常的。
在孕期早期,胎心率较为平稳,平均约为120-140次/分。但是随着孕期的不断推进,胎心率逐渐变得更加活跃,而且也受到孕妇体位、活动、饮食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有时候在孕期中期或中晚期,胎心率会偏高一些,可能会超过160次/分。这种情况并不一定意味着胎儿有异常,也不必过于担心。
然而,如果胎心率过高或过低,并长时间保持在这个范围内,就可能表明胎儿出现了某种问题。例如,胎心率过高可能是因为胎儿感到害怕、焦虑、缺氧等,也可能是因为孕妇处于紧张的状态下,从而导致胎儿心跳加速。另外,如果孕妇有胎盘早剥、羊水过少、胎儿贫血等并发症,也可能导致胎心率升高。
因此,孕妇在怀孕期间需要定期进行产检,进行胎心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胎儿异常情况。如果孕妇发现自己的胎心率偏高或偏低,并且持续时间较长,应及时向医生咨询,以便于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保护胎儿的健康。同时,孕妇还需要注意自身的身体状况,定期检查孕期合并症和慢性疾病,保持良好的情绪心态,营养均衡,避免因为压力、情绪等因素导致的对胎儿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