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吃奶出现呛奶的情况是常见的,如果不及时处理可能会引起窒息现象。主要是因为婴儿的呼吸道和食管不够成熟,一个呼吸道和食道紧贴着另一个,食物很容易进入呼吸道而导致呛咳。下面就针对这一现象进行详细的解析。
1. 婴儿吸咳反应不完善
新生儿生理的呼吸控制中枢和一些反射机制还没有完全发育完善,如吸咳反应、咳嗽反射等。此外,由于婴儿颈部较短,头部控制能力差,容易出现流口水等现象,这都会增加婴儿呛奶的风险。
2. 婴儿吞咽动作不协调
婴儿在母乳或者奶瓶喂养时,容易出现吞咽姿势不妥、吞咽动作不协调等情况,这些都会导致食物过于迅速进入口腔到喉部,反射性呼吸动作跟不上而引起呛奶。
3. 奶喂量与流速不当
婴儿吃奶时奶瓶喂养流速过快,食道容量无法承受,容易引起反流、呛奶等现象;同时,奶喂量过大,一次吃饱容易引起呛奶、喷奶等情况,影响婴儿的健康。因此父母必须要注意奶瓶喂养的流速以及喂养量的大小。
综上所述,针对婴儿呛奶问题,除了合理保持喂奶姿势和吃奶速度,掌握婴儿的饮食量、流速等细节,还需提前做好呛奶急救措施,一旦发生呛奶情况,家长要迅速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如果严重应及时带儿童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