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体温在正常范围内,也就是36.5°-37.5°C之间是最佳的状态。但是孩子生病后会出现体温升高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宝宝体温达到38.6°的时候,其实是有可能会出汗的。
当人体的温度升高时,身体会通过大量流汗的方式来调节体温的升高。流汗是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能够帮助降低体温,保持身体的正常温度。而对于宝宝来说,他们的汗腺发育还不够完善,所以体温升高时出汗的能力相对较差。
那么,为什么有些宝宝在体温升高时仍然会出汗呢?这是因为宝宝体温升高时,身体会通过出汗来帮助降低体温。当宝宝处于发热状态时,如果温度感受器发现身体的温度比正常时高很多,就会向大脑发出信号,使得大脑控制体内的汗腺分泌汗液从而散热。
因此,当宝宝体温超过正常范围,例如达到38.6度时,即便是汗腺还没有完全发育完善,也会出现出汗的状况。而当宝宝的体温继续上升时,汗水分泌会变得比较困难,因此如果出现孩子发热的现象,家长一定要及时帮助宝宝调节体温,防止出现高烧的情况。
总的来说,所以孩子在38.6度时还是会出汗的,但是并不能说明孩子的体温已经到达正常状态,因为宝宝适宜体温是需要保持在36.5度以上37.5度以下的。家长要密切关注孩子体温变化,及时采取降温措施,确保孩子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