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吃完后溢奶是比较常见的现象,主要因为婴儿的内脏器官还不够发育成熟,消化功能不强,吃的奶水过多或过快,导致肚子里的奶水没有完全消化就被退回食道,流出口外。
具体来看,造成婴儿溢奶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1.喂奶姿势不正确:母亲或保姆喂奶时,如果婴儿的头部姿势不正确,食道与胃之间的括约肌就容易放松,引起溢奶。
2.吃奶过快、过多:当婴儿吃奶的速度过快,或者一次吃的奶水过多,会超出胃的容量,从食道流向口腔,引起溢奶。
3.消化系统未发育成熟:婴儿的消化系统尚未发育成熟,食管没有能力阻止胃中的食物返回。所以,婴儿容易将奶水从胃里反流到口腔。
4.一些身体状况:某些身体状况如,宝宝感冒、胃肠道炎、出牙等情况,都会造成婴儿容易出现反复咳嗽、打嗝等症状,从而引起溢奶。
那么,如何避免婴儿溢奶呢?
1.合适的喂奶姿势:母亲或保姆喂奶时,应该让婴儿的头部高于胸部,使食道下口位于胃的下方,防止奶水倒流。
2.喂奶间隔时间:婴儿喂奶时间应有规律,每次喂完吃奶后,要等10分钟左右,让婴儿先打嗝,让胃中的气体排出,再接着喂。
3.控制喂奶量和速度:每次喂奶的量和速度不宜过快,过多,要根据婴儿的年龄、体重和食欲,逐渐增加喂奶量,缓慢喂奶。
总之,在喂奶过程中,家长或保姆不要过于焦急,要耐心的给宝宝喂奶,不要一次喂太多的奶水,还要控制好喂奶速度和姿势,就可以有效的避免婴儿溢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