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喂养是宝宝最好的营养来源,不仅可以提供各种营养物质,还可以增强宝宝的免疫力。但母乳喂养过程中,有时候宝宝会出现呛奶的情况,这让很多妈妈十分担心。那么宝宝吃母乳会引起呛奶吗?接下来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
什么是呛奶?
呛奶是指宝宝吸吮妈妈的乳头时,乳汁进入呼吸道而引起的咳嗽。呛奶可能是因为宝宝吸吮太急或吞咽反射未发展成熟、有痰多等因素引起。
母乳喂养会引起呛奶吗?
母乳喂养本身并不会导致宝宝呛奶,但如果以下因素存在,就会增加宝宝呛奶的风险:
1. 快速吸吮乳头:过于急速而且带着力气吸吮乳头,容易导致乳汁快速涌出,宝宝吞咽不及时,就会导致呛奶。
2.乳头过于大或过于小:如果妈妈的乳头较大或者较小,宝宝在吸吮时可能会变得比较困难。乳头过大,宝宝吸吮时,嘴巴无法紧密又充分的贴合乳头,轻轻一吸,涌出大量乳汁,很容易呛到宝宝,乳头过小,宝宝吸吮时很难吸到足够的奶汁,也会吸厌。
3.宝宝的反射能力不强:新生儿吞咽反射能力较差,可能会导致呛奶的风险增加。
4.宝宝的姿势不正确:母乳喂养中宝宝的头颈部必须保持正常的伸直状态,如果姿势不正确,头颈位置的不协调会影响宝宝吸吮和呼吸。
怎样有效预防呛奶的情况发生?
1.找到正确的吸吮姿势,妈妈最好先咨询专业的医生,确保宝宝与乳头进行正确的接触。
2.控制奶水流速。母亲可以将孩子的头靠近乳头,让乳汁流出的速度慢一点,让宝宝可以慢慢吞咽。
3.正确的辅助呼吸。在哺乳过程中,让宝宝有空气进入他的嘴巴,这可以缓解宝宝可能出现呛奶情况。
如果宝宝出现了呛奶的情况,妈妈不要过度慌张,应该迅速转移宝宝的姿势,让宝宝头部稍向下倾,让涌入呼吸道的液体排出。如果问题持续存在,家长一定要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