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胎毒症,也叫新生儿败血症,是在胎儿期或新生儿期被母体感染了特定的病原体,造成胎儿或新生儿自身免疫系统尚未成熟,无法抗击感染,而导致全身范围内的细菌或病毒感染,严重时甚至危及婴儿生命的一种病症。
造成婴儿胎毒的病原体很多,主要有:
1.乙型链球菌(Group B Streptococcus, GBS)
乙型链球菌是足月婴儿胎内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之一,约有30%~40%的新生儿感染源自于母体的GBS。GBS通过胎盘或其它途径感染到胎儿,导致感染,表现为发热、呼吸急促、饮食不佳、呕吐、腹泻等症状。
2.淋病奈瑟菌(Neisseria gonorrhoeae)
淋病奈瑟菌是一种性传播疾病,若孕妇患有淋病性病,那么宝宝在出生时也可能遭受感染,分娩时过程中,孕妇分泌物中的病原体可能感染新生儿的眼睛和呼吸道,导致新生儿角膜炎和肺炎等疾病。
3.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 CMV)
CMV是一种常见的病毒,孕妇在婴儿怀孕期感染,可能通过胎盘传染给胎儿,造成宝宝先天性巨细胞病毒感染。宝宝在出生时症状不一,可能表现为黄疸、脾肿大、贫血、呼吸道感染、肺炎等症状。
4.梅毒(Treponema pallidum)
梅毒是一种性传播疾病,患上梅毒的孕妇可以通过胎盘或分娩过程中传染给胎儿,新生儿在出生时就会表现出皮疹、溃疡、肝及脾肿大,早期性梅毒症状严重时,可致死。
因此,孕期保健尤其重要,减少接触病原体,及时发现和治疗病毒和细菌感染,对于促进胎儿健康发育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