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生婴儿在喂奶和哭闹时,可能会从鼻子中溢出一些奶水,这是一种正常现象,也称为“鼻喂”。这是因为初生婴儿的鼻腔与口腔之间的结构还未完全成熟,所以在吃奶时,有时会出现奶流进入鼻腔的情况,导致奶水从鼻子中溢出。
虽然这种情况在初生婴儿中比较常见,但是如果出现频率过高或者持续时间过长,就需要引起家长的重视,可能是由于某些疾病或食管发育异常引起的。
以下是一些常见情况:
1. 牙龈下不全:在初生儿是一种常见的口腔异常,牙龈下颌联合之处不完全,牙龈不紧密包裹住牙齿。易引起婴儿吃奶前顽固性流口水,婴儿哭闹时可有少量食物从两侧鼻翼溢出。
2. 板障不良:板障是呼吸道自我保护机制的一部分。婴儿出生后,呼吸道的“板障”并不完善,食物在经过口腔时会进入鼻腔,导致鼻喂。这种情况在婴儿2-3个月后,呼吸道逐渐发育完善后多逐渐减少。
3. 食管异常:早产儿常常存在下食管闭锁或闭锁性腔道等食管异常,出生后可引起婴儿在吞吐食物时发生呕吐,同时还可能导致食物从鼻腔排出。
因此,对于初生儿出现鼻喂现象,家长首先要做的就是观察,确保其处于正常范围内。如果发现不正常,家长需要及时询问医生,对症治疗。如果是由于某些疾病导致的,应该进行相应的治疗,帮助婴儿恢复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