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心率是指胎儿每分钟心跳数,通常是通过胎心监护设备测量得出。在孕期早期,胎心率由于心脏发育尚未成熟,一般较低,约在 6 周时为 100 - 115 次/分钟,随着胎儿生长发育和心脏成熟,胎心率也会逐渐增加。一般来说,胎心率在第 9 周左右开始明显增高,10 周时约为 170 - 180 次/分钟,14 周时约为 140 - 160 次/分钟,到了 20 周左右逐渐稳定在 120 - 160 次/分钟。
从医学角度来讲,胎心率是了解胎儿在母体内生长发育情况的一个重要指标,对于保障孕妇及胎儿的健康非常重要。孕期中,胎心率的变化还能反映出胎儿受到的刺激和环境条件的变化,比如说胎儿感到害怕、疲劳、缺氧等情况下,胎心率就会有相应的变化。
因此,在孕期中,孕妇需进行定期的产前检查,可以通过听胎心、B超等方式观察胎心率走势,确保胎儿的健康。如果发现胎心率异常,应该立即就医,并接受医生的指导和治疗,保障孕妇及胎儿的生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