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心率是指胎儿在子宫内脐带与胎盘的供氧供血状态下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是评估胎儿生命活力的重要指标之一。胎心率正常范围为每分钟110-160次,如果胎心率持续高于160次,或低于110次,都有可能出现胎儿异常情况。
胎心率的反应,主要是指胎儿对外界刺激(如妊娠期检查、孕妇活动、阵痛等)的生理反应,并通过提高或降低胎心率来表现。
胎心率正常变化有以下几种反应:
1.嘈杂反应:这是胎儿受到刺激,如外界声音、光线等所带来的短暂性反应,表现为胎心率在5-15秒内上升10-15次/分,然后回复到原有水平。
2.加速反应:是胎儿在受到内、外界生理刺激后,通过神经系统的自主反应,使胎心率升高超过10次/分,持续在15秒以上,表现为胎心率呈“V”字型的上升曲线,然后逐渐回落到原有水平。
3.减速反应:是一种与胎儿缺氧、窒息及低血糖等情况下相关的反应,表现为胎心率降低,通常分为早减速、中减速和晚减速。早减速常常出现在阵痛终止期间,中减速常常与胎头压迫、脐带脱垂有关,晚减速常常与胎盘功能不全、胎儿低血糖等有关。
总体来说,胎心率的反应可以反映胎儿对内外界刺激的生理适应能力。对于孕妇来说,每周进行一次妊娠期检查,以及产程中的胎心率监测,可以及时发现胎儿的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保障孕妇和胎儿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