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发烧是个非常常见的情况,但是很多家长对于如何正确处理宝宝发烧却存在着一些错误的认知。以下是宝宝发烧的十大误区:
误区一:如果宝宝发烧,一定要立刻给他服用退烧药。这是错误的,因为在一些情况下,宝宝的发烧是机体在抵御感染的过程,及时的退烧对于病程的恢复反而会有所延迟。
误区二:宝宝发烧不需要注意饮食。事实上,宝宝发烧期间建议给予易消化、清淡的食物,多饮水有利于身体的康复。
误区三:宝宝发烧时应当停止喝奶。这是错误的,宝宝发烧时喝奶是不会加重宝宝的病情的。
误区四:宝宝发烧了就只能用退烧药降温。其实宝宝可以通过物理降温的方式,例如用温水毛巾擦拭或泡脚来帮助退烧。
误区五:宝宝的温度计一定要用电子式的。实际上,电子式温度计对于宝宝监测发烧情况很好,但是不能完全代替其他类型的温度计,家长可以根据宝宝年龄及情况选择适宜的温度计。
误区六:宝宝发烧时可以用酒精擦拭降温。酒精含有刺激性,如果用酒精擦拭宝宝皮肤,可能会导致宝宝皮肤出现破损,反而会对宝宝的发烧症状产生负面影响。
误区七:宝宝发烧不需要多喝水。实际上,发烧时身体会大量排汗引起身体脱水,因此建议宝宝多喝水补充身体所需的水分。
误区八:宝宝发烧的原因大部分都是感冒导致的。实际上,宝宝发烧的原因可能是感冒、胃肠道炎症、上呼吸道感染等,应当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科学、合理的治疗方式。
误区九:宝宝发烧跟发汗量有关系。事实上,宝宝发烧时产生大量汗水可能是宝宝身体需要散热的表现,但是宝宝发烧的高低程度跟出汗量并没有必然联系。
误区十:宝宝发烧不需要就诊医生。对于宝宝发烧症状持续时间较长、疫苗接种后出现的发烧、高热等情况需要就医,这有助于帮助宝宝早日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