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在孕期间需要定期检查胎心率。胎心率是指胎儿在母体内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胎儿的心脏是非常重要的器官,它的稳定健康可以直接影响孕妇和胎儿的健康状况。那么,孕妇应该在孕期的哪些时段进行胎心率的检查呢?
首先,应该在孕早期尽早开始检查胎心率。孕早期指的是孕妇怀孕的前十二周。这个时期是胎儿发育的开始阶段,如果能及时发现胎心率异常,可以及时进行干预和治疗,减少出现各种孕期并发症的发生。此时检查胎心率通常是在进行第一次产前检查时进行。在此时期,胎心率一般在每分钟110-170次之间,为正常范围。
其次,在18周左右孕妇需要再次检查胎心率。这个时期是胎儿长时间的非运动状态,如果胎心率过慢或心律不齐,可能是胎儿某种功能出现问题,需要及时进行治疗。此时检查胎心率,一般在每分钟110-160次之间,为正常范围。
最后,在孕期晚期,孕妇应该每天自行测量胎心率。这个时期,胎位较低,头朝下,出现胎儿宫内缺氧等情况也更加常见。孕妇应该每天测量胎心率,了解胎儿状态。一般每分钟120-160次之间,为正常范围。
总之,在孕期不同的时期,胎心率的正常范围可能会有所不同。孕妇应该在定期产前检查的同时,也应该根据医生建议,进行自我观察和测量胎心率。如果胎心率出现异常,及时咨询医生并进行监测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