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心率是指胎儿在子宫内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是反映胎儿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胎心率通常在12周左右开始出现,初期较低,逐渐上升。在流产率较高的前12周,胎儿心跳正常的概率仅为50%左右,12周后则上升到98%以上。
根据国际通行的标准,胎心率介于110~160次/分之间属于正常范围,因个体差异,也可以适当浮动范围。所以,刚怀孕的胎心率119次/分属于正常范围,不必过分担心。
随着胎儿的成长发育,胎心率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变化,例如胎儿的体位、母体情绪、宫缩等。在妊娠后期,由于胎儿越来越大,胎心率也会逐渐下降至约120次/分。
当然,虽然胎心率变化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但如果胎心率一直过高或过低,就需要及时就医了解原因,因为这也可能反映出胎儿存在一些问题,如贫血、缺氧、急性感染、羊水过多或过少等。
为了保证胎儿的健康,孕妇应该定期检查胎心率,出现异常情况要及时就医。同时要保持心情愉快,避免情绪过度激动,遵循健康饮食、合理运动等良好的生活习惯,为宝宝的健康成长打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