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患上流感时,发烧是比较常见的症状,很多家长会想给宝宝吃退烧药来控制体温。其实,宝宝发烧是机体自我保护的一种反应,长期吃药并不是明智的选择。
首先,要明确一点,宝宝的体温正常范围是36.5℃-37.5℃,只有体温超过了37.5℃才算发烧。通常来说,如果宝宝的体温没有超过38.5℃,可以不必急于使用退烧药,可以用物理降温法,如用凉水擦洗、敷毛巾等方式来缓解体温上升的情况。
如果宝宝的体温超过了38.5℃,可以考虑给宝宝使用退烧药。比如,常用的退烧药有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但是,使用退烧药也有一些注意事项:
1.药量要掌握好:根据宝宝的年龄、重量和身高来计算,确保使用正确的剂量。
2.不要乱用药:不同的退烧药在作用机理、使用方法上都有所不同,要按照医生的建议来使用,不可轻易更换或叠加药物。
3.注意药物的副作用:退烧药可以缓解宝宝的发烧症状,但也容易引起一些副作用,如过敏、肝肾功能障碍等,要注意观察宝宝的反应,一旦出现异常情况要及时停药。
总之,宝宝发烧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是否需要使用退烧药,如果体温不高,可以尝试物理降温方法;如果需要使用药物,要注意正确使用,避免出现不良反应,同时关注宝宝的饮食和休息,加强营养,提高抵抗力,帮助宝宝早日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