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钙是孩子健康成长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因为钙是维持健康骨骼和牙齿所必需的营养素。对于经常生活在屋内,食欲不好,以及不吃足够含钙食物的孩子来说,补充钙质是非常必要的。但是,母亲们应该明白,宝宝补钙是有一定原则的,不宜过量,也不宜频繁。那么,宝宝补钙之后多久能再补呢?
1. 掌握正确的补钙方式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的是,我们提倡的是饮食补钙,也就是通过食物的摄入来增加宝宝的钙质。当然,如果实在没有办法摄入足够的钙质,可以在医生的建议下选择适量的钙片或者口服液来补充。
2. 补钙时需要控制剂量
在给孩子补钙时,剂量非常重要。我们应该根据孩子的年龄、生长发育情况以及日常钙质摄入情况,确定每天所需的钙质的摄入量。一般来说,1岁以下的宝宝每天所需钙质为700毫克,1-3岁的宝宝每天需要1000毫克钙质,3-7岁的宝宝每天需要1200毫克钙质。补钙剂量应该限制在每天正常摄入钙的5-8成之间。
3. 不要频繁补钙
通常情况下,我们不建议孩子长时间连续补钙。因为大量摄入钙质有可能形成结石,等到钙质代谢正常后再补钙,是一种比较合理的做法。补钙隔天或隔两天进行一次,保证补钙的周期良好、有秩序。最好咨询医生的建议,按照指导进行补钙。
总之,孩子的饮食中应该摄入足够的钙质,可以通过蔬菜、水果、奶制品等食物来获得。如果需要补钙,需要掌握合适的时间间隔,不要频繁进行,保证每次给予合适的剂量,从而有效地维护宝宝的骨骼、牙齿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