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心率是指胎儿的心跳速度,通常在怀孕期间会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变化,包括胎龄、胎位、宫缩和胎儿健康状况等等。因此,胎心率的正常范围也随之而变,维持在140左右是一个常见的现象,一般认为是正常的。
胎心率的变化与胎儿的神经系统活动,以及胎儿对环境刺激的反应有关。在孕早期,胎心率通常在每分钟110~160次之间。进入孕晚期,胎儿的心率逐渐减缓,但仍在120~160次/分之间。如果长时间维持在140左右,则表明胎儿的生命体征趋于稳定。
当然,胎心率还会在一些情况下偏高或偏低。临近分娩期,由于疼痛、恐惧等多方面的刺激,胎心率可能会升高。此时,如果胎心率明显高于正常范围,应及时就医处理。如果胎心率持续过低,则说明胎儿缺氧、血糖低或贫血等状况,也需要及时处理。同时,一些药物或化学物质的暴露也会导致胎心率异常,因此孕妇在怀孕期间应尽量避免接触这些对胎儿有害的物质。
总之,胎心率的正常范围是一个相对的概念,需要根据孕妇的具体情况而定。如果孕妇存在特殊的生理状况,胎心率异常,应及时就医,接受专业医生的诊治。只有这样,才能保障胎儿的安全和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