呛奶是指在喝奶的时候,食管中进入了过多的奶液,导致呼吸困难。这是宝宝的常见问题之一。常常会发生在新生儿和幼儿,一般情况下会在宝宝2-3个月时出现。
那么,呛奶出现的原因有哪些呢?
1. 宝宝吃得太急:由于食管尚未完全成熟,宝宝还没有学会吞咽技巧,容易导致过多的奶液进入食管。
2. 宝宝胃口过大:宝宝饥饿时,胃部会分泌较多的胃酸,此时喂饱宝宝会引起过度饱食,导致消化不良和呛奶。
3. 奶流过快:例如奶嘴大小与宝宝嘴巴不适合、奶瓶嘴孔过大等过快的奶流也容易引起呛奶。
4. 宝宝身体不适:有时候宝宝有感冒、胃肠炎等疾病时,会出现呛奶的现象。
什么时候要去医院?
在宝宝出现呛奶的时候,家长首先应该稳定情绪,把宝宝竖起来放在自己的肩膀上,轻轻拍打他的背部帮助排出奶液,如果宝宝呛得很严重或者嘴唇、指甲等部位发紫,应该立即送往医院。
如何预防呛奶?
1. 喂奶前要检查奶嘴和奶瓶是否合适,营养师建议新生儿使用0号奶嘴,3个月以上的宝宝使用1号奶嘴即可。
2. 让宝宝吃得慢一些,不要强迫宝宝吃太急,可以适当停一下再喂。
3. 注意宝宝的姿势,喂奶时用手抱好宝宝,让其头部稍微高一些,以利于奶液顺利流入胃中。
4. 宝宝需要适量活动,可以摆动他的手脚、唱歌、讲故事,营造一个放松的氛围。
总之,呛奶对于新生儿和幼儿来说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家长们不必太过紧张,在喂奶的过程中注意奶嘴、奶瓶大小,以及宝宝的吃奶姿势和速度,可以有效预防呛奶的发生。如果情况严重,及时就医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