呛奶引起肺炎的机理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即直接性和间接性。直接性机制主要与时间和量的关系有关,即喝奶时若奶进入呼吸道中导致病菌感染;而间接性机制则与进食、消化和排泄过程中的感染有关。
直接性机制方面,首先要注意的是奶液本身不具有致病性。但是,如果奶液被误吸入呼吸道,就会引起呛奶反应。呛奶反应既会导致鼻腔、喉咙的局部炎症,也可能导致支气管、肺部的感染。由于奶液本身具有一定的菌群,如果直接进入肺部,就会给病原体进入肺部提供了条件,引起肺炎。
间接性机制方面,主要是针对初生婴儿的情况。新生儿的肠胃道是相当脆弱的,而且肠道中的菌群很容易受到外来菌群的干扰。如果喂食过程中,奶瓶或奶嘴等配件受到细菌的污染,就会引起感染。而这些病原体会通过肠道的进出口不停的交换,进而进入呼吸道,引起呼吸系统的炎症而诱发肺炎。
此外,感染、治愈不彻底的话也是导致呛奶引发肺炎的重要原因。有些病菌在患者体内不彻底清除,不仅存在于口腔和口咽部等部位,甚至还可能存在于消化道和排泄道内。如果在饮食和喂养过程中,依旧存在着携带病原体的器具,就容易引起传染和再次感染。
综上所述,呛奶引发肺炎其实是一种多因素交织的情况。所以我们在生活中应该做好卫生防护措施,尽可能避免病原体的传播,防止婴幼儿意外呛奶。另外,也需要检查奶瓶、奶嘴等器具的状况,及时更换和消毒,尽可能减少感染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