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动是孕妇感受到胎儿活动的表现,胎动频率因个体差异、孕周、孕期并发症等因素而有所差异。在正常情况下,胎动频率会在孕20周后逐渐增多,孕28周开始,胎动次数每天在30次以上,孕32周左右可以达到50次以上。到了孕36周左右,胎动频率虽然开始趋于稳定,但胎儿大小增大,活动空间变小,所以胎动频率不同于中期那样明显增加,但总体数仍保持在日常活动时期的水平。
然而,临近分娩前10天至2天,胎动次数会再次增加,可能会出现反复活动的现象。这是因为胎儿身体越来越壮实,能量需要增加,同时子宫收缩及产道张力对胎儿的刺激加强,也促使胎儿更加活跃。
在某些情况下,如孕期并发症(如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胎位异常、胎盘早剥等),胎动频率也会有所不同,可以被增多或减少,这时需要及时就诊。
总的来说,孕期胎动频繁是正常现象,但若出现异常情况,如胎动减少、突然停止等,应及时就诊。此外,孕期胎动自我记录也是一个好习惯,可帮助孕妇关注胎儿健康及及时发现异常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