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儿畸形是指在怀孕期间,由于基因变异、环境因素、药物、疾病等原因导致胎儿器官、组织或身体结构不正常的现象。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数据,大约每100个新生儿中,就有1~2个儿童存在先天畸形。而在我国,每年有数十万例新生儿出生时患有先天性畸形,占出生儿童总数的近4%。
胎儿畸形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明显畸形,即可以观察到的,如四肢缺失、面部畸形、听力障碍等;另一种是微小畸形,即透过特殊检测才能发现的,如染色体畸变、代谢性疾病等。微小畸形比明显畸形更常见,而且具有隐蔽性、突然性和可逆性,它们一旦被发现,及时有效的治疗可以大大提高儿童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引发胎儿畸形的原因很多,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 遗传因素:遗传性疾病及染色体异常是最主要的引发胎儿畸形的原因之一。如唐氏综合征、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性白化病等;
2. 外部因素:孕期接触某些物质或环境有害因素,如药物、射线、病毒感染、有毒物质等,都会引起胎儿畸形;
3. 疾病因素:孕期患上某些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甲状腺功能异常等,也可能导致胎儿畸形;
4. 其他因素:孕期饮食结构不合理、药物滥用、流产多次等,都会增加孕妇生产畸形儿的几率。
每个孕妇都应该注意孕早期的饮食和日常生活,避免接触有害物质,定期佩戴放射性探测器,甚至在怀孕前对自身进行遗传咨询。同时,如果孕期发现胎儿有畸形,一定要遵从医生的治疗方案,定期进行产前诊断和随访,做好产前检测、筛查等工作。
总之,胎儿畸形虽然不是常见疾病,但如果不及时发现并治疗,就会给孕妇和胎儿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准妈妈们一定要注意孕期保健,尤其要定期进行产前检查,保障胎儿的健康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