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宝宝的生长发育过程中,钙是十分重要的营养元素,它构成了骨骼,并且参与了若干体内代谢过程,因此,钙的摄入对宝宝的生长发育有着重要的作用。但对于1岁以内的宝宝,补钙的时间和方法需要得及时得到安排,否则便会影响宝宝体内的钙元素平衡,进而使宝宝的生长发育出现问题。
首先,要知道的是,宝宝在出生后,体内的钙含量不到成人的一半,而且婴儿期的骨骼生长发育迅速,因此,不及时补钙,将极大地影响宝宝骨骼的密度和强度,也会导致宝宝出现后期钙过低的情况。另外,婴幼儿的肠道对钙吸收的能力还很有限,容易造成钙洛负荷,所以宝宝的补钙需要长期进行。
具体来说,1岁以内的宝宝每天需要摄入400~500毫克的钙,而且要保持钙的摄入与输出的平衡。对于母乳喂养的宝宝来说,母乳中含有充足的钙元素,但宝宝吃到的钙也与母亲的摄入量有关,母亲在哺乳期间也需要多注意钙的摄入。对于人工喂养的宝宝来说,要选择富含钙元素的奶粉,但不能过量,否则会对宝宝的肾功能造成压力。
除了饮食的补钙之外,适当的户外活动、按摩等也能刺激宝宝骨骼的生长发育,同时增强孩子的体质。家长可以多陪宝宝在户外玩耍一会儿,或者做一些针对性的锻炼,增强孩子的肌肉力量,有助于促进钙的吸收。
总之,对于1岁以内的宝宝来说,补钙要坚持长效性和稳定性,不能大量摄入,也不能摄入不足,才能保证宝宝健康平稳地成长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