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胎宝宝入盆后,很多准妈妈会感到宝宝的胎动频繁了起来。这是否正常呢?下面就让小编带大家来了解一下。
首先,什么是“入盆”?入盆是指胎儿的头骨通过骨盆入口进入骨盆内,头骨和骨盆之间的关节被拉长,神经及血管受到压迫,使得准妈妈容易出现骶部疼痛、尿频等症状。
当宝宝入盆后,它的行动自然受到限制,因此,准妈妈会感觉到宝宝的胎动频率会减少,但是宝宝的胎动强度却会增加。这是为什么呢?原来,宝宝在子宫内的活动空间变小了,所以它的动作会更集中更有力,宝宝开始做出“挤压”的动作,以便更深入地进入骨盆,准备迎接出生的时刻。
而且宝宝入盆后,会压迫到膀胱和直肠,这样准妈妈就会感到尿频或需排便,而宝宝的挤压动作也会使准妈妈有轻微的骨盆疼痛或不适。
总之,当宝宝入盆期间,准妈妈会发现宝宝的胎动频率有所减少,同时强度会增加,并伴有轻微的不适感。但这是孕妇正常的生理现象,大家不必过于担心。若宝宝的胎动减少,准妈妈可以趴着休息一会儿,食用一些含糖的食物刺激胎儿活动。如果准妈妈仍然感到担心,可以及时联系医生进行检查和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