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儿在宫内发育期间,胎心率会随着孕龄的增长而变化。正常情况下,胎儿的胎心率应该在每分钟120~160次之间。据研究,男胎的胎心率相对女胎略微偏高,但并不具有区分性别的明确标准。
具体来说,在孕早期(孕龄6~10周),胎心率较为固定,通常在每分钟110~170次之间,平均约为140次/分。随后,在孕中期(孕龄11~20周)胎心率逐渐下降,靠近20周时大约稳定在每分钟120~150次之间。而孕后期(孕龄21~40周),胎心率稍有反弹,平均每分钟约为140次/分,但仍保持在120~160次/分之间。
需要注意的是,孕期胎儿的胎心率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例如孕妇饮食、睡眠、精神状态、体位等等。如果孕妇过于劳累、焦虑、情绪波动大等等,都可能导致胎心率的偏高或偏低,应及时调整身体状态保持心情舒畅。同时,孕妇还应该定期到医院进行产检,了解胎儿的生长状况和胎心率变化情况,以及注意观察胎动变化,及时发现和处理一些异常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