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儿在母体内的成长发育过程中,其会有周期性的胎动现象,在妊娠晚期,胎动的频率会比较明显,每日胎动次数一般在10次以上。在某些情况下,孕妇会觉得胎动的频率比平时增加了很多,这样的情况并不一定是异常的,但也需要引起关注和重视,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
一、正常情况下胎动频率
从胎儿变化的角度来看,妊娠22周左右胎儿可以开始出现胎动现象,随着妊娠时间的增加,胎儿的体型和活动范围也会增大,胎动次数也会增加。妊娠30周之内,每日胎动15-45次属于正常体征,30周后到临产前每日胎动10-15次也是正常的。
二、胎动频繁可能的情况
1.孕妇食用了刺激性较大的食物,如辣椒、姜、葱、蒜等,会使子宫肌肉兴奋而产生胎动。
2.孕妇疲劳、负重、受寒气刺激、过度运动等,皆可使子宫肌肉张力升高,从而使胎儿反应增多。
3.精神压力过大,情绪波动较大,也可引起胎动增多。有时候孕妇会在晚上感到胎动比较明显,这是由于孕妇的身体在平躺的情况下减少了对胎儿的压迫,胎动显得更明显。
4.另外如果孕妇处于一种不安、紧张或害怕的状态下,胎儿则会反应得更强烈。因为这时孕妇体内会产生兴奋性神经元激增的物质,有些物质能使胎儿兴奋,增加胎动。
三、异常胎动症状
1.胎动过弱:每日胎动频率小于10次或者减少了。
2.持续胎动频繁:连续数小时内胎动次数明显增多,而且无明显的诱因,如过度劳累、受冷、吃辣等等。
3.异常胎动模式:胎动突然停止或持续时间显著增加。
4.胎动无规律:胎动没有规律,伴有节律性疼痛、出血、不适等症状。
如果出现胎动频繁的情况,我们可以通过调整孕妇的饮食、休息和情绪等方面来缓解。如果出现异常胎动症状,孕妇应该及时到医院就诊,妊娠后期胎动过多也可能是胎儿发生问题的表现,因此不容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