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心率(BPM)是胎儿每分钟心跳次数的计量单位。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胎儿的正常心率在每分钟110-160次之间,而在胎儿发育过程中,胎心率会一直变化。因此,通过测量胎心率可以了解胎儿健康状态和发育情况,是孕期检查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检查。
胎心率的检查可以通过胎心率监测仪、超声波检查仪等设备来完成。而在不同的孕期,具体的检查方式也会有所不同。
早孕期:在怀孕初期(约为孕周6-9周),可以通过阴道B超探头测量胎儿的胎芽心率,可以大致确定胎儿的发育状态和胎儿数量等。这种检查方式可以帮助医生了解胎儿的发育情况。
中孕期:在怀孕中期(约为孕周18-22周),医生会使用彩色B超检查仪来进行胎心率检测。这种检测可以观察孕妇子宫内胎儿的生长情况,包括头围、腹围、股骨长度等方面。同时,彩色B超还可以检测出一些胎儿畸形等情况,以及排除胎儿宫内窘迫等状况。
晚孕期:在怀孕后期(约为孕周32-36周),胎心率的检测可以通过母体B超或外部胎心监测器来完成。母体B超是通过超声波对孕妇子宫进行检测,观察胎儿的大小、体重等指标,并且用于了解胎盘的位置和胎儿的头位等信息。而外部胎心监测器是通过安装在孕妇腹部上的传感器和带子,测量胎儿的胎心率,并监测胎儿的宫内环境和反应。
总之,胎心率检查是孕期检查的重要内容之一。及时了解胎儿健康状态可以保障母婴的安全,减少孕期并发症的发生。因此,孕妇应该按照医生的指导,按时接受相关孕期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