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动是胎儿在子宫内的一种生理活动,也是宝妈们能感受到胎儿生命力的一个重要方式。在进行胎心监护时,会有很多因素会影响胎心率的变化状况,而胎动是其中的一种重要影响因素。通常情况下,当宝宝活跃、胎动频繁时,胎心率就会较高。
然而,如果胎心率超过正常范围,就可能存在胎心监护异常。正常情况下,胎心率在每分钟120-160次之间,但在胎动时会略有波动。如果在胎动过程中,胎心率过于快速(超过160次/min)或过于缓慢(低于110次/min),则需要引起医生的重视。这往往暗示着胎儿可能存在某些异常,需要进一步检查。
对于胎心率过高的情况,可能存在以下几种原因:
1. 生理性因素:胎儿在子宫内生长发育,代谢活动需要大量氧气和养分,在胎儿活跃运动时,体内氧气、酸碱平衡等因素会出现短暂变化。因此胎动时,胎心率自然会出现波动,此时胎心率偏高属正常现象。
2. 绒毛膜血流不足:绒毛膜血流供应是胎儿生长发育和代谢的重要保障,如果出现不足,胎儿的供氧和养分供应将受到影响。此时,胎儿代谢增强,体内代谢产物、乳酸等物质产生增多,这些物质刺激神经质,使胎心率上升。
3. 情绪变化:孕妈的情绪变化也会对胎儿产生影响。例如激动、焦虑、紧张等情绪,容易导致孕妈心率加快,也可能导致胎心率上升。
4. 胎儿窘迫:胎儿宫内生长发育出现异常,如胎盘功能不全、羊水过少、糖尿病、高血压等情况,会出现胎儿窘迫的情况。此时,胎儿代谢需求增加,胎心率也会随之上升。
不过,需要强调的是,胎心率过高不一定意味着胎儿存在疾病。孕妈们在进行胎心监护时,应该了解正常的胎心变化规律,避免过于紧张焦虑,同时也应该及时就医,排除胎儿异常状况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