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儿在子宫内的动作也是一种发展的表现。在妊娠中,胎动从无到有,越来越规律,也越来越强烈。胎儿的活动力度和频率是反映胎儿发育和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胎动频繁并不一定是缺氧,胎儿的胎动频率每天不同,与孕周、孕期、胎位、子宫肌强度、母婴状态都有关。
1.孕期不同,胎动频率不同。
早期胎动轻微,孕16周以后胎动明显,胎动频率由孕周增加可到达最高峰。孕23-24周左右,胎动逐渐减少,孕期进入第三个三分之一时,由于胎儿已经大只,所以胎动频率又开始上升。听从孕妈妈的感觉,孕妇通常在孕18周左右才能感觉到胎动,因此孕16周以前的胎动频率基本无法评估。
2.胎位不同,胎动频率不一样。
胎位不正的胎儿会影响胎动频率。如横位、多胎妊娠等,胎动频率较少,而头位、臀位胎儿较为活跃,所以胎动频率较高。
3.母婴状态对胎动频率有影响。
母亲饮用可乐等含咖啡因的饮料,孕妇运动等都会刺激胎儿活动。长时间坐、躺、久站不动过久,会压迫胎儿,使胎动减少。
4.胎动频率不规律是否缺氧的表现。
胎动频繁并不是缺氧的表现。胎儿在子宫内还有睡眠、休息等情况,因此胎动并非一定频繁具体的胎动规律是不同的产妇,不同孕期的影响因素不同,不能简单地强调胎动频繁就是缺氧,但如果孕妇发现自己的胎动明显减少,孕妇应该尽快到医院检查判断是否出现胎盘功能不全和胎儿缺氧等问题,及时采取应急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