呛奶是指吃奶时候奶水进入气管和呼吸道,导致婴儿突然发生呛咳、哭闹、氧气不足等情况。呛奶现象在婴幼儿喂养过程中时常发生,虽然一般对婴儿没有太大的影响,但如果呛奶现象长时间未得到有效控制或加强,会对婴儿健康造成不良的影响。
那么一般什么时候会呛奶出来呢?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婴儿吸吮过于急促或不充分,奶流过大、速度过快,导致婴儿无法咽下奶水而呛奶。
2. 婴儿睡着吃奶,或者吃奶姿势不正确导致婴儿的呼吸道和气管没有得到保护而呛奶。
3. 婴儿吃奶同时打嗝导致气管张开,奶水进入气管而呛奶。
4. 婴儿出生后不久,由于婴儿吞咽反射尚未完善,婴儿容易出现吸入口腔中的分泌物、唾液、奶水,而导致呛奶现象。
为了避免婴儿出现呛奶的现象,家长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选择合适的奶嘴,奶嘴大小和奶孔大小应该和婴儿的年龄相适应。
2. 调整婴儿吃奶的姿势,将婴儿的头部稍微抬高一点,然后让婴儿倾斜着吃奶,这样可以让奶水缓慢流入婴儿喉部,减少呛奶的发生概率。
3. 控制奶瓶的倾斜角度,让奶瓶口朝下的角度不超过30度,这样可以减少奶水流量,降低呛奶的风险。
4. 喂奶时让婴儿停下来呼吸,同时也让奶嘴出口捏住一下,这样可以缓解婴儿口渴感和控制奶量。
5. 定期清洗和消毒奶瓶、奶嘴等器具,以减少细菌滋生和感染呼吸道的风险。
综上,家长应该多了解呛奶的原因及其预防措施,避免呛奶现象的发生,保持宝宝的健康。